三岁看大七岁看老,培养孩子的积极乐观心态要趁早!

时间:2020-11-25 22:25:00 来源:互联网点击:

导读:本文是由匿名网友投稿,经过编辑发布关于"三岁看大七岁看老,培养孩子的积极乐观心态要趁早!"的内容介绍。

积极心理学之父,马丁·塞利格曼花费了25年的试验研究发现:

通常我们认为成功的决定因素——能力和动机,并不能构成成功的充分条件,因为即使你智慧超群,并且有成功的欲望,你仍然避免不了在成功的途中,被失败打倒而一蹶不振,只有同时具备了坚持不懈的能力,最后才能走向成功。

而乐观则是坚持下去的精髓所在,因此,乐观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。

一个刚学会滑冰的孩子,踉踉跄跄地在冰面上滑行,一不小心摔了个人仰马翻。旁边一个小姐姐笑着跑过来扶起了他,男孩非但没有感谢姐姐的帮助,反而气鼓鼓地跑回到父亲身边,连一句“谢谢”都没有说。

父亲很诧异,责问他为什么没有对帮过他的姐姐说声“谢谢”呢?男孩委屈地说,“她刚刚分明在嘲笑我滑得太差劲了,嫌我笨!”

三岁看大七岁看老,培养孩子的积极乐观心态要趁早!


每个人对于挫折事件的解释方法,早在童年期就已经形成。

我们都很希望童年是快乐、无忧无虑的,然而事实上,童年也一样会受到悲观及抑郁的侵犯。很多孩子体会着悲观的痛苦,悲观摧毁他们的学业,破坏他们的快乐。最为糟糕的是,悲观成为孩子看待世界的一种方法。

儿童期的悲观是长大成人后悲观的来源。塞利格曼教授认为,判断一个人是否乐观,要看他对于自身遭遇的挫折事件的解释风格,这里说的解释风格是指对原因的习惯性看法。通常乐观的人,会把自己遇到的失败挫折事件外归因,认为引发事件的原因是暂时的、偶然的,是由外部环境引起的。

相反悲观的人,会把遇到的负面事件内归因,认为引发事件的原因是永久的、普遍的,是由自己的人格特质决定的。

当一个人认定特定事件的诱因是永久性、普遍性的时候,对于改变事态的想法必然是无助和绝望的。

三岁看大七岁看老,培养孩子的积极乐观心态要趁早!


这时他就会作出对事情更为悲观的预判,而当不幸结果恰巧应验了他的判断时,他将落入更深的悲观和无助之中,负面思维的不断反刍,陷入恶性循环。

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童童对我说,我的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我,班上每个人都在笑。他一定很恨我,现在班里每个同学都认为我是个笨蛋,我真希望地上有条缝能让我钻进去。我不想上学,不想再面对他们。

“每个人都在笑……”“每个同学都认为我是个笨蛋……”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悲观思维模式,案例中孩子运用一种绝对化以偏概全的解释风格,把被老师批评这件事归结成一种普遍性的事情,同时把“我”这个人和“我被批评这件事情”当成是一个问题,批评这件事变成了对他人格的否定。

悲观孩子的解释风格:所有的人都嘲笑我,不喜欢我。(普遍性的)

我是世界上最笨的人。(人格化)

老师恨我,我再也没法儿在学校待下去了。(永久性的)

相反,如果孩子只是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暂时性的事件来看待,比如老师这次批评我,主要是因为我这次作业完成得不好,我没有用心去检查可能出现的错误……那么,孩子就很容易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,想办法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,避免下次意外的发生。

三岁看大七岁看老,培养孩子的积极乐观心态要趁早!


乐观孩子的解释风格:我只是这次作业完成得不够圆满。(暂时性的)

同学笑我,是因为我这次犯的错误实在是太低级了。(特殊性的)

老师只是对我这次的表现不够满意,也许他对我的期望比较高。

事实上,孩子8岁的时候,解释风格就基本定型了。你的孩子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,对这个世界就已经有了一种乐观或悲观的看法了。

这个时候发展出来的悲观或乐观的态度是基础性的,如果总是在一件事情上遭遇失败,你可能就会放弃对这件事情的努力,甚至对自身产生怀疑。

当新的挫折出现时,你会沿用曾经失败的经验,强化悲观的态度,最后变成一个牢固的思维习惯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习得性无助”的状态,它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。


本文网址:http://gaoduanedu.jianzhanzj.com/news/402.html

声明:本站原创/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都市健康网所有,转载务必注明来源;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都市健康网立场;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。

相关合作

友情链接

联系我们

服务热线 :xxxx-516156156

业务 QQ :396919548

投稿邮箱 :396919548@qq.com